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是种由细胞分泌的多功能纳米囊泡2023-11-20 10:35:12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死亡原因首位。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均是指由于血管狭窄或粥样硬化等因素造成局部供血的减少引起的,临床具有不同缺血表现的一组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我国2022年冠心病患病人数约1139万,脑卒中患病人数约1300万,由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涉及多个病理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等多种机制,过程一旦启动会触发多个病理相互促进的瀑布级联反应式,因此干预单一的病理环节治疗作用有限,亟需寻找可同时干预多个病理环节的新的治疗策略或药物。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复制活性、低免疫原性及高分化潜力,其对组织的修复作用主要通过不同可溶性因子的旁分泌来介导,外泌体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泌体是种由细胞分泌的多功能纳米囊泡,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无用”的物质,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组织微环境之间传递细胞间信息,调节周围微环境并靶向特定器官,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外泌体作为干细胞修复损伤组织时最重要的旁分泌组分,与其母细胞具有显著相似的免疫调节和修复特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新手段的潜质。MSCs因其分化替代、旁分泌滋养能力、天然炎症归巢能力和低免疫原性优势可促进细胞和组织再生。早期普遍认为MSCs对心脑血管的治疗过程中干细胞的分化占主要作用,然而支持干细胞直接分化的证据不足,且分化作用不能解释干细胞治疗的早期获益。
 
出自《中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作者解冬,张露,张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