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共同的蛋白成分2023-11-20 10:37:12
研究发现,静脉注射的MSCs大多数停留在肺部和肝脏,只有很少部分能有效到达病理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首先由Heynesworth 等人提出,他们注意到MSCs分泌了大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可能对MSCs外围细胞产生显著影响。代表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效应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模式为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其中最典型的细胞外囊泡是外泌体。最近的研究表明,生物MSCs活性可能被MSCs衍生的外泌体取代。因此,外泌体可以作为干细胞疗法的替代方案之一。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的脂质囊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其生物发生始于胞吞作用,细胞膜内陷形成早期核内涵体,早期核内涵体与细胞器及其他细胞内囊泡结合形成晚期核内涵体,核内涵体晚期膜的持续内陷有助于形成多囊泡体或以囊泡的形式与质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微环境。外泌体的成分包含独特的DNA、RNA、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共同的蛋白成分,包括热休克蛋白家族主要参与外泌体运输、四跨膜蛋白家族以及一些细胞特异性的蛋白包括、乳凝集素等。
外泌体可直接通过与受体细胞结合的方式将其激活,其将所携带的生物分子如RNA、蛋白质、脂质等通过转移到远处的受体细胞,通过介导细胞间信息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生理状态及功能,还可通过内吞作用将自身携带的生物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改变受体细胞状态,并产生相应的功能。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细胞内通讯机制和组织修复中越来越起重要作用,较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外泌体治疗可减少应用后的不良副作用及输注毒性,且因外泌体既不能突变和复制,也不能诱导转移,可减少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和肿瘤转移的可能性。且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它们在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与MSCs非常相似。因此与MSCs移植相比,它们的临床使用具有实质性的优势。
出自《中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作者解冬,张露,张金生.
上一篇: 外泌体是种由细胞分泌的多功能纳米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