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巨噬细胞表型由M1向M2转变2023-11-27 09:04:30

体内研究表明,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介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了结肠炎小鼠肠道功能和结构的恢复。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是MSCs的一种类型,IL-1β预刺激下的ERCs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结肠炎小鼠脾脏内IL-4、IL-10等抗炎因子表达水平,促进CD206+ M2巨噬细胞群产生,同时抑制IL-6、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ERCs治疗显著减轻了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和结肠长度缩短的情况。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UC病程中的巨噬细胞和肠细胞通过配体-受体对进行沟通,且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沟通来阻断炎症表达,从而减轻UC。用 ADMSCs治疗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减少了M1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小鼠结肠炎活动指数显著降低,抗炎因子基因(IL-10、TGF-β等)的组织mRNA水平增加,炎症因子基因(IL-6、TNF-α等)的mRNA水平下降,同时抑制琥珀酸积累,提高PHD2以防止M1巨噬细胞过度表达HIF-1α,从而改变了M1巨噬细胞糖酵解途径;M1巨噬细胞分泌的琥珀酸可以诱导ADMSCs分泌PGE2,这将进一步促使巨噬细胞表型由M1向M2转变。
 
人腭扁桃体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独特的MSCs群体,TNF-α预处理的TMSCs可通过上调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GE 的表达来增强免疫能力,且在体外实验中有效抑制了Th1细胞分化,诱导M2抗炎巨噬细胞的极化。以上研究均证实,MSCs可以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巨噬细胞的平衡,减轻UC炎症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和肠组织病理学变化。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蒋子寅 韩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