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血管新生2023-12-04 11:17:53
后来,CAMARGO等利用注射脂肪细胞衍生干细胞进行研究和验证,结果显示脂肪细胞衍生干细胞组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增加了4倍,皮瓣存活率显著提升。上述两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提高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高毛细血管数量,改善微循环,进而提升皮瓣的存活率。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血管新生,增加毛细血管数量,那间充质干细胞的注射剂量是否与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存在一定关系呢?有学者做了研究,如DING等分别在皮瓣I/R模型大鼠分别注射低剂量和高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剂量组的阻塞区Ⅱ的阻塞血管广泛扩张,微血管直径和密度、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皮瓣存活率明显提升;而低剂量组所有指标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但效果却比高剂量组明显逊色很多。后来,冯亮等也做了相关对比研究,高、低两种不同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上调VEGF的表达,且高剂量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上述两个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提高VEGF的表达来提高皮瓣的存活率,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剂量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但上述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高低两种剂量,没有设置中间参考剂量,高剂量效果较好,但没总结出最佳剂量。
翟文斌做了详细研究,他把注射的间充质干细胞剂量分为1×104、1×105、1×106、1×107及1×108细胞5个组,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VEGF-a分泌及抑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来提高皮瓣的存活率,且 1×107 细胞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最高,证明剂量为1×107/mL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最佳剂量,这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优势》作者何波,何志军,刘涛.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其外泌体与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