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骨关节炎发病的机制和相关的促进因素2024-01-22 08:57:27

骨关节炎作为一种波及全身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现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近4亿人口患有骨关节炎,这不仅对中国卫生医疗体系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此研究者们迫切的需要开发新型有效的缓解骨关节炎进展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20年中研究工作致力于揭示骨关节炎发病的机制和相关的促进因素,过去普遍认为关节软骨的退变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为此设计测试多种药物以及相应的物理与运动疗法,包括非类固醇抗炎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以及近年来的富血小板血浆、干扰电流电刺激疗法和脉冲超声疗法等,尽管这些干预手段现逐渐成为临床诊治骨关节炎中的一线方法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成功阻止骨关节炎的进展或逆转病理变化,最终的手术干预仍无可避免,这也侧面揭露了将骨关节炎定性为简单的软骨型病变是不合理的,事实也证明了仅以关节软骨作为治疗靶点并不足以阻止疾病的进展。
 
目前,逐渐增多的证据表明,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作为完整的骨关节功能单元,二者无论在生物力学还是生化串扰上均息息相关,关节软骨可防止因高载荷引发软骨下骨生物力学的损伤,而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则是保证关节软骨维持稳态和完整性的前提。任何对二者的割裂都会导致骨关节炎机制探究结论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二者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研究者们完善骨关节炎发病的具体机制。目前,关于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靶向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且研究热度呈持续上升趋势。
 
出自《转化生长因子β亚家族调控骨关节炎中的作用》作者郭磊,齐岩松,牛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