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在胰岛移植前后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2024-01-25 08:58:42
在T1DM动物模型中,MSC展现出保护胰岛功能并改善胰岛移植结果的潜力。MSC在胰岛移植前后的应用都有着显著的潜在益处。然而,目前关于临床胰岛移植的研究仍然相对有限,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缺氧、应激、排斥反应和组织损伤等问题。针对这些临床常见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善:(1)使用基于MSC的可溶性分泌物在供体胰岛移植前进行治疗;(2)在预培养和(或)联合移植中,通过供体细胞或含有线粒体的外泌体向受损的β细胞传递MSC,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3)使用MSC衍生物对宿主进行移植后治疗。临床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应用可能伴随肿瘤形成和免疫原性等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接受MSC及其衍生物治疗的T1DM患者,需要进行有效
的随访。此外,与尸体胰岛移植相比,活体进行的标准化临床胰岛移植可减缓移植胰岛与宿主血管系统植入不良和免疫反应,对改善T1DM患者的症状并延长其寿命具有重要作用。这提示当供体胰岛受损时,可能会影响临床胰岛移植的功能和活力。此外,还应该实现临床胰岛移植的标准化,以便根据T1DM患者的不同体质实现精确的个性化应用和治疗。
综上所述,MSC在胰岛移植前后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可缓减轻高血糖、胰岛素缺乏和血脂异常的能力,有助于恢复体内血糖稳态环境。此外,MSC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特性,可在分离、培养及移植过程中发挥抗炎、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作用,减少胰岛损失,实现胰岛的长期植入。MSC衍生物可发挥与MSC等效的作用,由于不涉及MSC的植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MSC本身可能带来的肿瘤形成和免疫原性等不良事件的风险。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在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朱淑芳,牟丽莎.
下一篇: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细胞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