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RNA在MI中的诊疗及预后价值2024-02-21 09:08:26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的不可逆性心肌损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外泌体是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周围体液中的纳米级双层脂质囊泡,作为外泌体内含的重要生物活性分子,miRNA通过改变多种生物学途径来调控MI的病理机制。因外泌体稳定性高、毒性小、剂量可控等优点,负载miRNA的外泌体无细胞疗法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外泌体miRNA在MI中的诊疗及预后价值,并对外泌体无细胞疗法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MI作为常见病、多发病,科学家们一直积极寻求更为有效的疗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外泌体miRNA作为MI潜在的新型诊断标志物,主要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且其大多会被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受体细胞内化吸收,然后通过作用于下游靶基因及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I中的凋亡、自噬、焦亡及纤维化等病理机制,进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现有疗法的局限性和外泌体miRNA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催生出一种新的可替代疗法——“外泌体无细胞疗法”,外泌体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miRNA的可修饰性赋予该疗法无限的潜力。
然而其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如外泌体的纯化、批量生产以及装载、miRNA的修饰等技术问题,此外,全身输送的外泌体在肝/脾中的积聚降低了疗效。如何将外泌体设计成更具特异性和靶向性的药物装载工具,以及如何提高疗效等一系列问题值亟待解决。但肯定的是,外泌体miRNA与MI病理机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外泌体无细胞疗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miRNA药物传递系统刺激应答模式的提出也可能为外泌体无细胞疗法的发展应用提供新思路。因此,仍需深入研究外泌体及miRNA在MI中的病生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外泌体无细胞疗法治疗MI的临床研究,以期为MI患者提供更加新颖高效的治疗方案。
出自《外泌体miRNA及外泌体无细胞疗法与心肌梗死诊疗》作者吴新宇,李静茹,王路乔.
上一篇: 外泌体发挥强大丰富的生物学作用
下一篇: 生理及病理进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