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Wnt信号通路是一个调控骨形成的重要通路2024-02-22 08:40:03

在这些情况下,BMPs可诱导间充质细胞成骨或成软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阐明BMPs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机制,有助于拓展BMPs在骨折愈合和软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Wnt信号通路也是一个调控骨形成的重要通路。典型的Wnt通路参与成人骨稳态,而非典型的Wnt通路参与骨形成和成骨细胞分化。骨代谢紊乱可能与WNT10A突变有关,放射学随访证实的部分牙槽骨骨吸收可能是骨代谢异常的结果。关于骨缺损的分子基础,Wnt蛋白也参与破骨细胞发生和神经嵴细胞分化的调节。Wnt通路通过刺激骨干和祖细胞在成人骨修复和愈合中发挥核心作用。即使是Wnt信号通路的细微改变似乎也会影响骨再生和成骨细胞调节。干细胞作为正常细胞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组织中,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口腔组织是干细胞的丰富来源,因此近年来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治疗在口腔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一些关于牙组织来源干细胞的研究涉及骨再生。根据其来源(即牙髓、牙囊、牙龈组织和牙周韧带)不同,DSCs的骨化能力不同,且生物材料支架对DSCs的骨化能力也有影响。例如,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支架包裹的牙周韧带起源的DSCs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牙髓来源的DSCs具有很高的新生血管潜力,且因其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具有增强骨修复的能力。在骨组织工程中,人牙髓或脱落乳牙来源的DSCs常用胶原海绵膜(用于修复人下颌骨缺损)和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陶瓷颗粒作为支架。
 
TANIKAWA等成功地用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支架通过DSCs重建唇腭裂患者的骨并填充牙槽缺损。PARK等研究发现,在致密胶原凝胶支架中植入的DSCs比无细胞支架对颅骨和面部的愈合过程有更好的促进作用。FERRAROTTI等采用胶原海绵植入DSCs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深部骨内缺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状况。
出自《颌骨修复重建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杜信眉,谢静,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