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s在骨形成及骨重塑阶段发挥重要作用2024-02-22 08:38:29
骨建模和重塑是颌骨缺损后愈合过程的重要阶段。人类的骨重塑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并且在个体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协调作用负责颌骨组织的重塑。其中破骨细胞通过分泌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和蛋白酶K来吸收老旧或损伤的骨组织。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RAILLARD等检测了36例患者在上颌骨损伤愈合16周后从上颌骨后窝处取出的活检组织。检测结果显示,60%~65%的组织体积由板层骨和骨髓组成。另外有研究显示,拔牙几周后,在颊壁和舌壁的嵴周围以及牙槽窝的内外(束骨)部分可以发现破骨细胞。骨建模在颊壁和舌壁上同样进行,但由于舌骨通常比颊骨壁宽,因此在薄颊板上的建模导致比宽舌壁上更大的垂直骨损失。此外,骨建模比骨重塑发生得更早,约三分之二的建模过程发生在愈合的前3个月。总之,在牙槽窝愈合过程中,建模和重塑过程会导致无牙部位的定性和定量变化,最终导致牙槽嵴尺寸减小。
BMPs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骨形成及骨重塑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最多的是BMP-2、BMP-3、BMP-4和BMP-7。BMP-2与BMP受体结合,参与调控Runx2基因表达,导致成骨活性。然而,BMP-2的使用与严重水肿、异位骨形成、骨形成延迟以及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相关,可能与化合物过量或突发释放、负载载体等有关。因此,研究者们正致力于研发小剂量和受控的给药系统以避免与过量副作用相关的初始高释放。在临床中,BMPs被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骨折延迟愈合和脊柱融合。在动物实验中,BMPs也被用于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和椎间盘退变。
出自《颌骨修复重建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杜信眉,谢静,邹玲.
上一篇: BMP7在早期和中期愈合阶段增加
下一篇: Wnt信号通路是一个调控骨形成的重要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