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类器官培养技术本质上不受控制2024-02-26 09:02:52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类器官模型能够在体外稳定保存母体肿瘤的遗传、蛋白质组学、形态学和药型特征的能力,同时还可提供前所未有的基因组和操作环境,使用与原始肿瘤具有相似特征的个性化肿瘤模型可能会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如对放化疗、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等有效性的反应。尽管最近在类器官方案方面进行了创新,但由于包括癌症组织来源和后续加工、培养基配方与动物源性三维基质在内的几个方面未标准化,目前的癌症类器官培养技术本质上是不受控制和不可重复的。鉴于癌症类器官有可能准确概括与患者特异性癌症相关的肿瘤内和肿瘤间生物学异质性,可实现肿瘤精准个体化治疗,建立可重复的平台以加速可转化为患者应用是必要的。另外,建立肿瘤类器官样本库有利于进行肿瘤分子学背景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如临床病理学特征、药物反应或耐药关系等) 模式分析。肝胆癌类器官已从冷冻和新鲜的人体组织中建立,并且用作药物测试平台和癌症样本的生物样本库。而且,基于CRISPR的基因修饰和暴露于传染因子的类器官已经用于生产致癌的类器官模型,这种患者特异性肿瘤的器官型模型正在彻底改变人们对癌症异质性及对个性化医疗的理解。
再生医学是利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和生化因子在体外环境中构建与体内组织相似的生物组织的科学,用于研究疾病的机制和诊断过程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此外还用于开发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或替换体内受损器官或修复损伤。类器官自诞生以来应用于再生和器官移植的尝试从未中断过,如用于骨/软骨修复、外耳修复、皮肤置换、炎症性肠病的肠道类器官、肺器官、唾液类器官、肝脏类器官、胆道类器官、胰腺类器官、心脏类器官和泪腺类器官等。
出自《类器官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监管挑战》作者程玮璐,王泽华,张译丹.
上一篇: 类器官与原发组织有很大的相似性
下一篇: 基于类器官的再生医学具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