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静脉输注成体干细胞治疗血管疾病存在靶向性差2024-06-25 08:45:49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属于发育后期的一类干细胞,与之相对的是胚胎干细胞。由于伦理监管审查的问题,人体胚胎干细胞受到严格的管控,而成体干细胞的来源广泛,相对易于获取,较少受到伦理限制,因此在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成体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分化成特定组织细胞的能力,并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目前已发现多种成体干细胞能够在血管损伤修复中发挥积极作用,如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心脏干细胞等,它们在静脉血栓和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血管并发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由于静脉输注成体干细胞治疗血管疾病存在靶向性差、治疗效率低等问题,一些成体干细胞逐渐被开发应用于血管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会影响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中常通过支架介入扩张狭窄的管腔以改善组织器官缺血情况。目前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中,不论是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还是支架植入术均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支架植入后内膜增生以及晚期血栓形成,并最终导致远期预后不良。
 
而血管介入治疗对象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它们可致血管内皮处于慢性炎性状态,并会加速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进程。目前具有血管损伤修复作用且被较多应用于血管支架设计的主要是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这两类干细胞,已有不少研究发现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植入损伤中的治疗效能。此综述主要阐述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支架相关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支架植入损伤并发症等问题)以及基于两类成体干细胞的血管支架表面设计研究进展,旨在综合最新的研究观点,总结阐述研究现状并汇集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为推动成体干细胞治疗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以及未来设计基于成体干细胞的血管支架提供研究策略和方向。
 
出自《内皮祖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支架相关疾病》作者:李清音,李林华,张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