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发挥溶骨作用2024-07-15 10:41:46
骨转移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成骨性转移发生在肺癌骨转移中的机制仍不清楚,且70%的肺癌骨转移部位呈现溶骨性破坏,肺癌骨转移后显著增加的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研究证实,肺癌细胞形态改变、骨微环境变化和免疫细胞与肺癌骨转移息息相关。本文作者从肺癌骨转移时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肺癌引起的骨微环境改变以及免疫细胞与肺癌骨转移的关系这3个方面,综述肺癌骨转移可能的机制。除此之外,肿瘤微环境中的肺癌细胞可以和成骨细胞相互作用,诱导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肺癌细胞通过产生RANKL刺激骨髓间充质细胞产生RANK,进而激活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增加。这种骨吸收的增加进一步释放出更多的细胞因子,如骨形成蛋白2,BMP2在正常环境中不能诱导破骨细胞生成,但与软骨细胞结合可诱导RANKL的表达来刺激破骨细胞的活化。Huang等的研究发现,BMP2可以协同成骨细胞和肺癌细胞,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调节骨转移的溶骨机制。
肺癌的溶骨性骨转移是由多种基因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系统性的调控过程,一方面,肺癌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发挥溶骨作用,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为肺癌骨转移提供定植的空间; 另一方面,肺癌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致使肺癌细胞EMT、迁移、侵袭,并通过改造免疫微环境来逃避免疫监视,肺癌对骨微环境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最终为肺癌细胞在骨骼上的定植提供有利的“土壤”和条件。骨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亟需进一步研究阐述骨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分子导致肺癌细胞骨转移的具体机制。全面了解成骨细胞、破骨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MDSCs等在骨微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对于更有效地治疗骨转移至关重要,也为骨转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出自《肺癌溶骨性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李卓栓,胡若愚,何伟.
下一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减少肺胶原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