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电场强度与迁移定向性和迁移速度呈正相关2024-07-16 08:44:0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方向在无电流引导下是随机的,但小的生理直流电场 (25mV/mm) 即可使其向阳极进行强劲的迁移,且迁移速率增加了1倍。电场强度与迁移定向性和迁移速度呈正相关。在电场强度为300mV/mm时,迁移速度进一步增加并达到峰值,接近对照组(无直流电场 ) 迁移率的2倍。电场强度为200mV/mm或600mV/mm作用2h后,都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实测损伤,且200mV/mm 的电场强度不影响其表型和成骨潜能,同时200mV/mm的电场强度作用3h后进行电场极性反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朝向新阳极迁移。

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电场的引导下迁移方向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反,向阴极移动,同时巨噬细胞向阳极移动;电场强度为50mV/mm作用4h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有向阴极移动的明显趋势,而300mV/mm的电场强度作用4h是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趋电性迁移的最佳电场参数。另外,在Transwell实验中,直流电场强度为200mV/mm 作用4h是增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下室迁移的最佳选择。筛选出趋电性迁移能力强的细胞用于后续的靶向迁移,这是提高干细胞治疗效率的又一途径。
 
对神经干细胞趋电性迁移的研究显示,在无定向刺激下,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形似变形虫运动,在细胞表面形成2个连续但方向相反的突起,先随机于某个方向进行运动,后向其反方向运动,使运动呈现为方向改变频繁的曲折轨迹。直流电场可抑制神经干细胞向阳极形成突起,引导神经干细胞向阴极迁移并增加其迁移速度,增加迁移方向的稳定性,减少了迁移轨迹的曲折程度。
 
出自《干细胞的趋电性迁移及机制》韩芳,舒晴,贾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