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疗法则侧重于恢复受损组织的神经回路和功能2024-07-18 08:41:5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永久性瘫痪。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机械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原发性损伤引起的病理变化包括轴突断裂、细胞机械损伤和血管破裂,而继发性损伤则导致损伤部位扩大和恢复过程受限,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病理生理改变阻碍了明确有效的靶向治疗和功能恢复策略的开发。目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神经保护和再生。防止二次损伤的扩散是神经保护的重点,而再生疗法则侧重于恢复受损组织的神经回路和功能。间充质干细胞是近年来基于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再生疗法,也是临床试验中最常用的干细胞类型,可以很容易地从成人组织中分离出来,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多线分化、促进组织修复、抗炎作用、免疫抑制和神经保护。
与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不同,从技术上讲,间充质干细胞更适合中国目前的监管框架,伦理争议较少。然而,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组织中存在存活时间短、分化能力差、致瘤性和免疫排斥等诸多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问题。大量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作用主要归因于其通过旁分泌机制分泌的重要分子,如外泌体、趋化因子及生长因子等,而非间充质干细胞自身的移植和分化。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EVs)的一种,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通过在细胞间传递miRNA,mRNA,DNA和蛋白质等物质来介导细胞间通信,而无需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是优良的生物载体。目前对外泌体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容物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转运方面。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可以负向调节其目标mRNA的表达,正在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新治疗靶点。通过预转染特异性miRNA质粒,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含有高水平特异性miRNA的外泌体。
出自《负载miRNA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改善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作者:郭佳,任亚锋,李冰,
上一篇: 单轴通道有利于骨和血管的向内生长
下一篇: 软骨细胞在骨钙化过程中分泌的基质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