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治疗监管制度进行系统研究2024-07-31 08:33:4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 要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体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医学前沿技术,在治疗恶性肿瘤、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 我国在体细胞治疗基础研究方面发展迅速, 但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却进展缓慢。 本文通过对体细胞治疗监管制度进行系统研究, 发现制约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我国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体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的自体、异体或异种(非人体)的体细胞, 经体外操作后回输(或植入)人体的治疗方法。2019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起草的《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中, 对体细胞治疗的定义作出修改, 删去“异种(非人体) 来源”。体细胞治疗中开展较多的是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除此之外, 根据供体细胞来源不同, 体细胞治疗可分为自体细胞治疗和异体细胞治疗。鉴于我国对体细胞治疗(技术)和体细胞治疗(产品) 采取不同方式监管, 本文讨论的体细胞治疗是指由医疗机构研发、 制备并在本医疗机构内实施的体细胞治疗技术,不包括体细胞治疗产品。
2009年,为加强对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卫生部公布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名单,其中包括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同年,为进一步完善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 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卫生部医政司发布关于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管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出自《体细胞治疗(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监管完善研究》作者:郑媛媛, 霍增辉.
下一篇: 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