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血小板来源的膜仿生纳米载体2024-08-15 09:32:26

与RBC相比, PLT膜包被的纳米颗粒具有靶向肿瘤和受损血管黏附的能力, 是由于P-选择素在PLT上过表达, 这使得PLT能够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CD44受体结合。例如, 作者以内皮特异性启动子Tie2和缺氧反应元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构建缺氧响应质粒, 并以鱼精蛋白 和硫酸软骨素为核心包装质粒,然后以PLT膜为壳,制备仿生纳米颗粒递送系统ACE2-CS-PRT@PM,靶向受损肺血管内皮。

ACE2-CS-PRT@PM有效地将缺氧响应的ACE2质粒递送到肺血管内皮细胞中, 仅在缺氧环境中促进ACE2的过表达, 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在HPH大鼠中, ACE2-CS-PRT@PM主要存在于3h的肺和肝脏中,12h时存在于肺、肝和肾脏中, 24h仅存在于肺中, 而裸纳米粒主要存在于3h的肝脏和肺中, 12h时仅存在于肾脏中, 24h时完全清除, ACE2-CS-PRT@PM在HPH大鼠中表现出更好的肺靶向和较慢的清除速度, 并在很大程度上逆转 HPH, 减少肺血管重构, 恢复肺内血管紧张系统平衡。
 
同时, PLT膜包被的纳米颗粒应用于抑制肿瘤肺部转移。例如, 构建了基于MnOx纳米化的工程纳米血小板用于肿瘤内局部光热免疫治疗, 可抑制肺转移。此外, 由于炎症靶向能力, PLT膜涂层有利于治疗肺部炎症。例如, 合成PLGA纳米颗粒以共包封姜黄素和白藜芦醇, 并将PLT膜包被到Cur-RVNPs上以形成PM@Cur-RVNPs靶向炎症。构建PM/Ber纳米颗粒用于将小檗碱输送到炎症肺。PM/Ber在静脉注射后2h成功靶向肺部炎症病灶, 从而减轻过敏性哮喘。
 
出自《膜仿生纳米载体在肺部疾病靶向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白文静, 郭蓉 , 熊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