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RBC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血细胞2024-08-15 09:30:35

膜仿生纳米载体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膜上功能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可针对不同靶点选择不同细胞膜。本部分将介绍目前不同细胞来源的膜具有的功能蛋白及不同细胞来源的膜仿生纳米载体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RBC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血细胞, 负责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氧气并将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由于从血液中分离RBC的便利性和RBC的无核特性, RBC是用于制备膜仿生载体的第一类细胞, 将RBC膜涂覆在粒径约100n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颗粒表面。旨在用RBC外部伪装纳米颗粒表面以进行长时间循环, 同时保持聚合物核心的适用性。

RBC膜上表达的自我识别蛋白CD47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可以欺骗宿主免疫系统并避免蛋白冠的合成, 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并延长保留时间, 使RBC膜具有循环时间长的优点,也因此而广泛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例如, 制备红细胞膜包被的甲磺酸奥巴托克拉负载的PLGA纳米颗粒, 显示出改善的肺肿瘤抑制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裸纳米颗粒相比, 红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实现长期体循环, RBCm-OM/PLGA表现出比游离OM注射液更长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几乎是游离OM注射液的4倍, 因此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 RBCm-OM/PLGA高度诱导 NSCLC 细胞中的caspase-3/7活性较裸纳米粒约提高2倍。若要实现靶向效果则需要对RBC膜表明进行修饰。
 
有研究表明, 通过将1,2-二氨基环己烷−铂 (II) 和吲哚菁绿包封的牛血清白蛋白包埋在靶向肽修饰RBC膜中, 构建了一种具有肿瘤靶向能力的新型RBC膜仿生联合治疗体系R-RBC@BPtI, 通过光热和化疗联合实现了显著的肿瘤消融和体内肺转移抑制。
 
出自《膜仿生纳米载体在肺部疾病靶向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白文静, 郭蓉 , 熊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