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介导的多种药物给药方法2024-08-20 08:34:36
在基因载体中,相比于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具有安全性高、修饰方法多及导入方式便捷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以纳米粒子为代表的非病毒载体展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纳米级基因载体主要有以下3方面优越性:①纳米粒子的尺寸与生物大分子 ( 肽段、蛋白质和核酸等) 以及天然骨的组成部分(羟基磷灰石晶体) 相近,因此更有利于被细胞内吞和亲和骨组织;②纳米粒子能够与目的基因强效复合,并在血液循环中长时间保持稳定,保证基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得益于其高比表面积,纳米粒子通过共价结合以及逐层组装,可携带大量表面官能团,因此可以灵活地调控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进一步响应于时空调控信号,引发更有序的成骨反应。因此,纳米载体成为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中亟待深入探索的新兴领域以往的综述多围绕纳米粒子在合成骨再生材料中的应用展开,或集中探讨某种纳米粒子介导的多种药物给药方法。而文章旨在聚焦于探讨以纳米粒子为基因载体的基因强化型骨组织工程移植物,通过梳理其在修复骨缺损进程中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综述纳米粒子基因载体的类型、特点及全面提升其基因转染效率的手段,以期为未来纳米粒子介导的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主要包括4种组织学变化: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神经再生和骨形成。对于每一阶段中独特的生理和病理活动,使用纳米粒子基因载体进行相应的基因递送,可以有效提升骨组织工程移植物的成骨效果。 骨损伤时机体会释放出多种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人体处于急性炎症反应期。巨噬细胞在促炎因子的作用下极化为M1表型,进一步释放大量促炎分子来放大炎症反应。
出自《纳米粒子在骨组织工程化基因修饰治疗中的应用》作者:李光照,裴锡波,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