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特异性2024-09-03 08:48:41

F.Raimondo等首次报道尿外泌体中蛋白在正常患者和肾癌患者表达水平的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是尿液外泌体的潜在标记物。张红森等的研究发现RCC患者血清、尿液中miR-210、miR-21、miR-153、miR-1233和miR-22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并且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的RCC患者的尿液中miR-21、miR-1233、miR-221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miR-34a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这些microRNA或可以作为辅助判断肾癌进展的诊断标记物。肾癌患者的预后往往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早期预防,若发生转移,患者往往预后极差。

目前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国内外暂无公认的、可用于RCC诊断、鉴别及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各种来源的外泌体包括肿瘤细胞外泌体、循环外泌体、尿外泌体等都是RCC潜在的新型诊断生物标记物。近年来肾癌外泌体标记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清、血浆等循环外泌体,相较而言,尿液外泌体的研究较少,而尿液作为人体循环外物质之一,携带了来自肾单位和泌尿生殖道各种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具有非侵入性且易获取,来源量大且稳定的优点,这提示尿液外泌体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较好的无创检查手段,为肾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进展评估、预后评价等方面提供参考思路。
 
各种细胞源性的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细胞外液之中,并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特异性。外泌体通过各种分子机制参与肿瘤微环境形成,影响血管生成,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来促进RCC的进展。
 
出自《各类外泌体与肾癌发生发展、耐药的研究进展》作者:季志强 罗宇婷 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