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细胞移植是再生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10-10 08:42:47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导致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部位以下永久性瘫痪。有研究对世界各国SCI发病率和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较高。其中,车祸和跌倒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并且SCI高发于年龄小于50岁的男性人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虽然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但仍未发现针对脊髓损伤后微环境修复与神经再生的有效治疗方案。

细胞移植是再生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认为是脊髓损伤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采用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以及嗅鞘细胞移植的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一定的脊髓修复效果。然而,移植的细胞因难以定植于损伤部位,并且分化为神经元能力有效,难以起到神经再生的作用, 这也限制了这一疗法在临床的应用。中医理论认为,SCI导致的截瘫属“痿证”范畴,SCI主要致督脉受损、经脉瘀阻不通,气血不达四末,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痿废不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证实,针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脊髓损伤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证实针灸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促进内源性或外源性移植的细胞增殖为神经元有关,本研究总结目前针灸联合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现状和进展,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在脊髓中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是室管膜细胞,这类细胞主要沿中央管排列。在正常情况下,室管膜细胞等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非常缓慢,甚至呈静止状态,脊髓损伤发生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会增殖分化,并逐渐迁移到受损脊髓部位,参与了胶质瘢痕的形成和受损组织的修复。
 
出自《针灸促进脊髓损伤后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进展》作者:于海银,李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