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细胞药物筛选模型三个不同的水平2021-11-24 08:51:08

新药的研发和安全性评价是一个时间周期长且费用昂贵的过程。目前, 成功开发一种新药需花费12~17亿美元, 时间周期为8~12年。2006~2015年期间, 近1万个人类临床试验、监管申请和最终获批数据表明, 一款候选药物由I期试验到最终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可能性只有9.6%。如此高的淘汰率使得药物研发者高度重视药物筛选, 注重建立合适的药筛模型。药物筛选是通过建立合适筛选模型对一系列化合物进行优选的过程, 是现代药物研发流程中检验和获取具有特定生理活性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步骤,高效,可靠的筛选模型对药物筛选意义重大。

药物筛选模型包括三个不同的水平: 整体动物水平筛选模型、组织器官水平筛选模型、分子和细胞水平筛选模型。整体动物筛选模型是采用动物为观察对象, 通常采用动物病理模型, 研究动物对于药物的反应, 从而评估药用价值。整体动物筛选虽然能从整体水平评估药物的治疗作用, 但存在高费用、低效率等缺点, 不适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组织器官水平筛选模型是指观察药物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作用, 反映生理条件下的药物作用。与整体动物筛选模型相比, 该模型降低药物用量和劳动强度, 但仍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等不足之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大量分子和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模型不断涌现。
 
基于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通常是在靶标已知的情况下, 检测化合物对特定靶标的影响, 具有快速、微量的特点, 筛选结果准确、稳定, 但其检测模型只能做到对特定靶点的单指标检测, 提供化合物对于靶点的信息有限, 且不能准确、可靠地模拟人类真实生理反应。因此, 单纯的分子水平筛选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多指标、多靶点的筛选要求。细胞水平筛选是现代表型药物筛选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药物对细胞上靶标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等影响, 反映药物的生理活性, 筛选出药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在细胞水平研究药物对生命体的影响, 非常接近体内的生理过程, 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药物的生物学意义。
 
出自《干细胞药物筛选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徐梦莎,华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