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神经干细胞药物筛选模型2021-11-24 08:58:22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研究认为,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人中,神经干细胞可以代替死亡的神经元, 从而起到延缓或者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此外,神经干细胞在胚胎的神经系统发育到成人的神经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对于一些正常功能例如学习、记忆和受伤后的反应有重要作用。因此, 采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药物筛选具有重大意义。

Chang等将5-苯基-1,3,4-恶二唑-2-(1′-苯基)甲胺和5-苯基-1,3,4-恶二唑-2-(1′-对氟苯基)甲胺与磺酰氯或羧酸进行偶联反应, 生成一系列小分子, 建立了小型化合物库, 并通过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进行筛选。细胞免疫化学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列小分子有促进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 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标志物GFAP和S100β显著增加, 而神经元标志物β-III型微管蛋白并无变化。实验初步表明, 1,3,4-恶二唑衍生物可控制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Saxe等采用鼠神经干细胞对小分子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以神经元标志物TuJ1为免疫组化标志物, 发现磷酸丝氨酸能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 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后期实验表明, 磷酸丝氨酸通过介导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亚型, 激活mTOR信号通路, 从而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
 
目前, 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神经毒物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某些神经毒物可能会致神经系统疾病, 如一些杀虫剂能诱发帕金森病[27]。Pei等[筛选了80种药物和杀虫剂, 其中包括已知和未知的神经毒性物质, 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神经干细胞细胞毒性。结果显示, 缬氨霉素、四溴双酚A、溴氰菊酯和三苯基膦对神经干细胞具有毒性。Malik等以细胞毒性作为指标构建了神经干细胞筛选平台对2 000个已知药物、天然产物和生理活性物质进行筛选, 发现地高辛、乌本苷和毛花苷C等一些强心苷类药物对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神经干细胞模型为神经毒性筛查提供了更为经济、直观的评价, 有助于全面指导药物的活性筛选。
 
出自《干细胞药物筛选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徐梦莎,华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