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药物筛选模型2021-11-24 09:02:03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 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该细胞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 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错误调节导致许多与之相关的疾病产生, 因此, 以间充质干细胞为药筛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早老症与核纤层蛋白A密切相关。

由于其编码基因中11号外显子发生碱基突变, 激活剪接位点, 从而产生一种截短型的核纤层蛋白A前体, 又称为早老蛋白。研究表明, 早老症大多是由于法尼基化的核纤层蛋白A前体不能正常加工为核纤层蛋白A, 以致核纤层蛋白A前体积聚在核膜, 阻止细胞核的形成引起的。Blondel等针对法尼基过程中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和法尼基化转移酶, 通过多能干细胞对21608个小分子进行初筛, 并筛选出11个化合物。患有儿童早衰症的病人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着过早成骨分化的特点。他们研究了这11个化合物对碱性磷酸酶(成骨细胞分化的标志性酶)活力的影响, 评估化合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 发现单胺类化合物与已上市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洛那法尼对于细胞的成骨分化抑制作用并无差异, 显示单胺类化合物对儿童早衰症具有治疗价值。
 
Mazaki等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对768个药理活性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其中包括抗骨质疏松药依普黄酮。筛选结果表明, 山奈酚能诱导碱性磷酸酶表达且无细胞毒性。体内试验显示, 山奈酚与依普黄酮的成骨活性差异较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山奈酚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上调骨保护素, 对骨质疏松患者而言, 具有明显的治疗价值。目前, 研究人员多采用来源丰富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药筛模型, 以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为指标, 初步判断药物有无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作用, 筛选出药物并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例如骨质疏松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 易于培养、分离、扩增和纯化, 是重要的药物筛选模型之一。
 
出自《干细胞药物筛选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徐梦莎,华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