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2024-11-22 08:35:36
血流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种常见的感染并发症。由于免疫抑制,移植患者较易发生BSI,一旦合并耐药菌感染,临床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SCT患者BSI的病原菌分布和抗生素耐药模式发生重要变迁,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 BSI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全球抗感染治疗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及时对HSCT患者细菌性BSI的流行病学、抗生素防治策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对优化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高移植总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中性粒细胞恢复前何时将经验性广谱抗生素降级到标准预防并没有达成共识。2013年发布的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指南提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发热至少48小时的患者,无论其中性粒细胞计数如何,建议在72小时后停用经验性抗生素。Rearigh等对297例HSCT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早期降级抗生素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时间较标准护理组短(3.86天vs4.62天,p=0.03),并且两组患者在30天死亡率、新发感染率和ICU入住率方面均相似。最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更新了2019年的建议,讨论了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持续时间的两种选择,表明对于退热患者,将经验性抗生素降级为氟喹诺酮预防可能是合适的,但对降级的标准或时间没有具体指导。
BSI仍然是HSCT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临床预后差,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BSI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医师应当密切监测当地BSI病原学和耐药模式变化,早期甄别高危患者,合理评估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风险收益,重视耐药菌感染管理,并严格遵循抗菌谱调整治疗方案,以期降低BSI发病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从而提高移植总疗效。
出自《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若楠,刘林.
上一篇: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都会增加
下一篇: SC-Exo在体内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