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HPV感染宫颈储备细胞后出现双向分化2024-11-26 08:34:15

故有学者认为,SMILE可能起源于宫颈转化区中HPV感染的储备细胞。文献表明,宫颈管内膜型AIS和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致病因素均为HPV感染,HPV感染宫颈储备细胞后可出现双向分化,HPV感染的柱状上皮也可发生鳞化,故35%~69%的AIS会伴发宫颈鳞状上皮瘤变。CK17/p63、CK7阳性储备细胞都可向鳞状上皮分化,位于柱状上皮下的CK17/p63、CK7储备细胞向鳞状上皮分化过程中如发生化生,可形成癌变。

张松灵等运用免疫组化法对p63及CK17蛋白在正常宫颈和宫颈癌上皮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志物在宫颈癌上皮中呈阳性表达,并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研究表明,宫颈腺癌伴CIN3病例中的腺癌细胞CK7、CK8、CA125、CEA(+), p16灶性(+), Ki-67增殖指数70%;宫颈胃型腺癌弥漫表达CK7。Herfs等发现宫颈转化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CK7在几乎所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都有表达。
 
移行区的储备细胞向鳞状和腺状上皮双向分化后,导致某些特殊类型宫颈病变的发生,使其有更为复杂的组织学类型,临床上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大量研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特殊类型宫颈腺癌具有与储备细胞相同的免疫表型的表达,宫颈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储备细胞的异常增生密切相关,可能指导临床及时准确地发现可能的微小病变灶、进一步分类不同组织形态学重叠的肿瘤。腺样基底细胞癌的癌巢中可见腺腔样结构,局灶有不同程度的鳞状细胞分化。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中央可为明显成熟的鳞状细胞分化,局灶可呈腺样分化,具有明显鳞状分化和腺腔样结构等多向分化。
 
出自《宫颈储备细胞双向分化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聂欣艺,朱梓嫣,陈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