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白细胞去除术的实行可能具有挑战性2024-12-03 08:34:25

白细胞单采术可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白细胞血症辅助治疗,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性问题。由于在进行白细胞分离术期间,为了防止体外循环中的凝血和血栓形成,通常需要使用抗凝剂,因此会出血风险增加。柠檬酸盐作为常用的抗凝剂,通过结合钙而起作用,这一机制可能导致低钙血症的发生,这时则需要通过外源性补充钙离子预防并发症,但这也会导致钙-磷酸盐沉淀并加重肿瘤溶解综合征。

在Tu等研究中发现,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下降风险更高,且下降幅度与白细胞清除效率呈正相关。此外,清除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因此,当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即血小板低于30×109/L时,建议术前输注血浆、单采血小板以降低出血风险。另外对于在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常见于输血过程中,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荨麻疹、瘙痒或其他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或抗组胺药物,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症状,则必须立即暂停手术。
 
白细胞去除术必须每天重复该程序,直到白细胞计数已显著降低;作为侵入性手术,术前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对于较弱的患者需要多于一个手术,也同时增加了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高风险,甚至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和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白细胞分离术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而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在ICU进行白细胞去除术;因此,由于其复杂性和高成本,白细胞去除术的实行可能具有挑战性。
 
出自《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降白细胞治疗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袁和锐,郭鹏翔,刘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