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分化应激耐受细胞具备独特优势2024-12-05 08:33:56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是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干细胞类型。其中,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易导致崎胎瘤而在临床应用中进展缓慢,造血干细胞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疾病,而MSC因其非致瘤性、良好的组织修复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已成为再生医学的主要干细胞类型。然而,从近20年的干细胞药物研究进展来看,政策原因导致国内MSC药物起步较晚,而国外也鲜有MSC药物上市,除了政策原因,MSC本身可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分化能力较弱,体内存活时间较短等,这限制了MSC药物的快速上市。相比之下,多系分化应激耐受细胞具备独特优势,有望成为再生医学领域更佳的干细胞类型。2010年,Kuroda等首次报道了Muse细胞,在长时间的胰蛋白酶消化处理条件下,大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真皮成纤维细胞死亡,但仍有少数细胞存活,这些细胞特异性表达SSEA-3,也表达oct3/4、nanog和sox2等多能基因,具备由一个细胞分化为三个胚层的细胞的能力,因此被称为“多系分化应激耐受细胞”。
Muse细胞主要来自骨髓、外周血、脐带和几乎所有器官的结缔组织。Muse细胞含量较低,约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0.0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1-5%,间充质干细胞的1-8.8%。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use细胞可以迁移到受损部位,自发分化为与归巢组织相容的细胞,并促进组织的修复,同时耐受恶劣环境并存活较长的时间。下面从应激耐受能力、分化能力、归巢能力、抗免疫排斥能力和非致瘤性等方面对Muse细胞和MSC进行比较。
出自《多系分化应激耐受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优势及其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鲁哲,任世凤,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