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细胞的S1PR2表达高于非Muse2024-12-05 08:39:14
Muse细胞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仅在机体发生损伤时变得活跃。Yamada等的研究表明,Muse细胞的S1PR2表达高于非Muse。在肝纤维化、脊髓损伤、心肌梗死等疾病模型中,Muse细胞的归巢能力优于非Muse细胞。利用siRNA或JTE-013(S1PR2拮抗剂)沉默Muse细胞中的S1PR2,发现Muse细胞向损伤部位的特异性归巢受到明显阻碍,表明S1P-S1PR2系统是Muse细胞区别于非Muse细胞的重要机制。归巢的Muse细胞能够快速自发地在原位分化为受损组织的组成细胞,从而修复受损组织。Muse细胞具有特殊的免疫调节能力,高表达HLA-G和IDO,使其能够抵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LA-G通常仅在免疫豁免器官表达,因此Muse 细胞不需HLA配型或免疫抑制处理即可直接给药。在一项心肌梗死兔模型实验中,87.5%的Muse细胞在体内表达HLA-G,而仅有20%的MSC表达HLA-G,并且在6个月时仍可在体内检测到Muse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Muse细胞是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增殖速度较慢,平均每次细胞分裂需要1.3天。Muse细胞和MSC的端粒酶活性相似,且均明显低于iPSC。
将Muse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睾丸中时,长达6个月未观察到畸胎瘤的形成。Lin28/let-7通路是维持细胞多能性与致瘤性转换平衡的重要通路,Lin28是一种致癌基因,而let-7则是一种抑癌miRNA。iPSC和ESC中的lin28/let-7比值较高,而Muse细胞高表达let-7,抑制了lin28的表达,从而使lin28/let-7比值较低;同时,Let-7抑制PI3K-Akt通路,导致关键多能性调节因子Klf4及其下游基因Pou5f1、Sox2和Nanog的持续表达,因此Muse细胞既具有多能性又具有低致瘤性。
出自《多系分化应激耐受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优势及其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鲁哲,任世凤,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