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储存红细胞添加物可能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2021-11-30 08:40:48

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添加外源性的物质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储存损伤,提高储存红细胞的质量,为用血安全提供保障。1914年Hustin用枸橼酸保存红细胞,到1943年由Loutin 和 Mollison研制的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简称 ACD)。早期的ACD可保存血液21天,但由于此液的pH较低(5.0)及缓冲能力较弱,保存过程中,2,3-DPG 和 ATP 浓度迅速下降,pH降低,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输注还可引起低血钙。

在 ACD中添加磷酸盐的CPD液,添加腺嘌呤的ACDA液等。CPD液中所含的磷酸盐可参与能量代谢,产生ATP和2,3-DPG,此液具有较高pH(5.6和较好缓冲能力。目前欧洲使用的红细胞保存液为SAGM液,加入了甘露醇,可保存浓缩红细胞6周作用,还有MAP保存液,含磷酸烯醇式丙酮酚(PEP)保存液等。为了节约血液,做到一血多用,把血浆分离后,在浓缩红细胞中注入添加液。所以,美国FDA对储存红细胞的标准:经过体外储存后溶血率小于1%,输注24小时后体内红细胞存活率大于75%(即存在于受者的循环系统中),只有达到以上标准的红细胞才能用于回输。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 MAP、CPDA-1、SAGM 等红细胞保存液,4℃储存红细时时间上限为42天。保存液可以维持红细胞的形态、功能,并且为红细胞提供能量代谢底物。研究表明,添加能量代谢底物葡萄糖储存红细胞,可有效降低储存红细胞溶血率,改善红细胞能量代谢。Stowell等发现,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储存红细胞,尽管可有效提高储存红细胞回输存活率,并且降低免疫原性,但是研究同时发现添加维生素C储存红细胞回输后并不能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因此,一种既具有抗氧化作用又具有提供代谢底物功能的储存红细胞添加物,可能会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
 
出自《丙酮酸钠减轻红细胞储存损伤及输注后肝损伤的研究》作者夏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