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新生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025-01-08 08:29:52
慢性创面的愈合仍然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淋巴管新生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淋巴管新生可能通过调节组织间液的清除、降低组织水肿、改善局部免疫环境等途径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现有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淋巴管新生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调节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如自噬、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等。LEC的功能受到Tie受体、LYVE-1、CCBE 1、IncRNA-GAS5、miR-181a、VEGF-C/VEGFR-3信号轴等多种靶点和通路的调控,巨噬细胞和干细胞的参与及其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也为慢性创面的愈合提供了新的视角。调节淋巴管生成相关的治疗方法如纳米颗粒、COMP-Ang1、FB-VEGF-C、辛伐他汀、负压治疗,维甲酸在慢性创面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基础研究。
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已有研究多采用动物模型,且研究设计往往侧重于单一因素的干预,忽视了淋巴管新生与其他创面愈合机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种局限性使得研究结果的临床适用性受到限制(2)资料分析方法的单一性:大多数研究依赖于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来分析淋巴管新生,而缺乏对淋巴管功能的动态评估。这导致了对淋巴管新生在创面愈合中的实际功能缺乏全面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多因素联合干预的系统研究,以推动淋巴管新生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出自《淋巴管新生在慢性创面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于芳宁,何秀娟,徐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