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1型巨噬细胞在促骨再生中的作用2025-01-09 08:48:26

通过设计生物材料的形貌也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促进骨再生。例如,Won等开发了一种具有分层微通道结构的3D打印支架,与传统的3D打印支架相比,该支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并增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的表达,从而招募BMMSCs进入骨缺损区域,促进骨再生。此外,Ni等设计并比较了纳米凹坑和纳米凸点微阵列对免疫微环境及成骨的影响,发现相较于NCPit,NCDot微阵列可显著下调巨噬细胞表面TNF⁃α等促炎标志物的表达,同时上调IL⁃10等抗炎标志物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这一免疫微环境可进一步促进BMMSCs的RUNX2、OPN等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成骨。

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调控巨噬细胞向M2极化,进而促骨再生,而忽略了炎症早期M1型巨噬细胞在促骨再生中的作用。Spiller等通过基于脱细胞骨的支架,让其首先在24h内释放IFN⁃γ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并增强M1巨噬细胞对骨损伤的免疫反应,然后再持续释放IL⁃4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确保骨支架的血管形成及持续成骨。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一个基于集成耦合常微分方程的框架,将其与体内骨损伤数据相结合,也阐明了精确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时间在骨再生中的重要性。
 
基于此,Huang等开发了一种超顺磁性水凝胶,该水凝胶可以通过其磁场响应特性来按需调控巨噬细胞从M1到M2的转换,确保骨损伤早期有足够的M1巨噬细胞浸润,以启动组织再生过程;同时促进炎症晚期巨噬细胞由M1向M2的快速转化,避免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有效促进BMMSCs成骨分化,实现体内骨再生。因此,设计与损伤骨组织再生过程相匹配、能够在精确时间点依次促进巨噬细胞M1和M2表型激活的生物材料可能是未来骨再生的研究方向。
 
出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交互作用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任春霞,常蓓,殷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