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s在伤口愈合中展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2025-01-09 08:46:56
与干细胞疗法相比,EVs具有更好的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同时可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延长半衰期,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组织再生。EVs已在伤口愈合中展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为现代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策略。例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EVs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下游蛋白靶点N-cadherin、cyclin-D1和cyclin-D3的表达来增强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进程。这可能是因为伤口修复与VEGF、TGF-β1的表达成正相关。
如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EVs在伤口区域难以维持稳定有效的浓度。例如,伤口处的蛋白酶会使自由暴露的EVs发生快速降解,影响EVs的长效生
物活性。因此,将EVs与适当的支撑载体联用,是提高其作用效果重要策略。水凝胶具有出色的保湿能力,是符合湿润伤口愈合理念的理想功能性创面敷料。水凝胶是由亲水性基质通过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具有隔离细菌、保持湿润环境、吸收伤口渗出物、促进自溶清创的生物屏障作用,其三维网络结构可为活性成分(如EVs)的装载和缓释提供物质基础。
在初始阶段,对水凝胶的开发主要聚焦于其物理隔绝以及保湿作用的应用,但随着临床需求的提高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已开发出多种具备优越性能的水凝胶,例如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温敏性、pH响应、药物递送等性能的水凝胶。水凝胶内部孔径大小受材料种类、交联剂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影响, 决定了其内容物的装载效率和释放速率。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可交联形成水凝胶的生物材料,包括壳聚糖、聚乙二醇、胶原蛋白、海藻酸钠、甲基丙烯酰明胶、普郎尼克F - 127、透明质酸等生物材料。
出自《载细胞外囊泡水凝胶用于糖尿病伤口愈合的进展》作者:杨育灿,李锦柱,梁君婷。
上一篇: 微滴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向M2极化
下一篇: M1型巨噬细胞在促骨再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