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骨修复中常用的GDs功能化方法2025-01-21 08:29:27

在室温下,石墨烯单层的电导率高达1×104S/cm,电子迁移率高达15000cm2/(V·s)。GDs可作为电极引入基质,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够通过体外电刺激促进细胞的成骨活性。与传统金属电极相比,含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具有更低阻抗和更高电荷注入能力。此外,除了GDs本身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外,GDs还可以通过改变基质的相结构来增强压电生物材料的电输出性能,从而在体内生物环境中提供新骨形成所需的电刺激。Shuai等将GO引入聚偏二氟乙烯中制备复合支架,结果表明含有0.3 wt.%GO的支架表现最佳,最大输出电压(8.2 V)和电流(101.6nA)分别提高了82.2%和68.2%,主要是由于GO含氧官能团与聚偏二氟乙烯含氟基团间的氢键改善了界面结合,并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过高的GO含量会因团聚效应导致电输出能力下降。

GDs的大比表面积不仅能提高细胞黏附性,还使其易于功能化后与其他活性材料结合,成为与活性物质结合的“桥梁”,改善骨修复材料性能。骨修复中常用的GDs功能化方法包括羧基化、硅烷化、羟基化、多巴胺修饰和氨基化。通过羧基改性,GDs表面带负电荷,有利于通过结合阳离子来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
 
Chen等通过制备羧基氧化石墨烯与氧化锌的复合材料,发现该材料显著提高了MG-63细胞的ALP活性、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硅烷化改善了GDs的分散性,使聚合后的GDs与基质之间的黏附力更强。Paz等将硅烷化石墨烯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2%、13.7%和28%,显著优化了其力学性能。
 
出自《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展望》作者:杜志坡,马艺展,王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