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3Ⅱ的表达是线粒体自噬的可靠标志物2025-02-08 08:32:21
胞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维持骨结构平衡的重要通路,参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以及凋亡等过程。PI3K作为一种位于胞质内的脂质激酶,在被完全激活的状态下对下游的Akt因子进行活化进而参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亦参与成骨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以及骨骼发育的过程。徐慧慧研究发现,雌、雄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可降低破骨细胞中PI3K、AktmRNA表达以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提示右归丸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与生成进而抑制骨吸收,此外研究还发现右归丸能够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表达以降低成骨细胞活性,骨吸收与骨形成均受到抑制,使骨代谢恢复至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以减少骨量丢失。
PINK1是一种能够感知线粒体状态、稳定于线粒体膜外、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外膜蛋白。Parkin作为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调节蛋白泛素化的作用。Parkin位于PINK1下游,二者共同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过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参与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前体LC3(pro-LC3)、胞浆型 LC3(LC3Ⅰ)、膜型 LC3(LC3Ⅱ)3种形式。相关研究发现LC3Ⅰ、LC3Ⅱ均能够反映线粒体的自噬水平,其中LC3Ⅱ的表达随着自噬体膜增加而上升,是线粒体自噬的可靠标志物。当PINK1检测到线粒体损伤后会对胞质 E3 泛素连接酶Parkin进行信号募集与激活促进线粒体外膜中线粒体蛋白的泛素化,线粒体外膜中的泛素化蛋白在含有泛素结合结构域的衔接蛋白的识别下与LC3结合形成线粒体自噬体后与溶酶体相融合进而形成线粒体自噬溶酶体,最终完成线粒体的自噬过程。
出自《右归丸抗骨质疏松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黄婷婷,王安宁,王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