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治疗是一种无细胞疗法2025-02-13 08:45:14
由于先天性缺损、严重创伤、肿瘤切除和炎症性疾病等引起的骨缺损一直是临床骨科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骨缺损生物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骨移植替代物和细胞治疗等,其中自体骨移植是修复骨缺损的金标准,但因其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等问题,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骨组织工程作为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手段早已受到关注,其涉及到材料科学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融合,已有研究发现一些生物材料例如金属、生物陶瓷、水凝胶等可以作为合适的移植物促进骨再生,这些研究证明了负载骨特异性细胞或干细胞的支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潜力。然而,基于干细胞的疗法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性、免疫反应、伦理审批、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扩增时间等。外泌体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和其他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nm的细胞外囊泡,在生理和病理环境下作为调节细胞间通讯的递质,可以向受体细胞传递蛋白质、生物活性脂质和遗传成分。外泌体治疗作为一种无细胞疗法,能够避免许多干细胞治疗中的问题,包括不良的增殖、异质性和免疫原性效应等。
事实上,基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外泌体特别是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作为治疗骨骼相关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抑制炎症、诱导血管生成、刺激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迁移,进而达成修复骨和软骨的目的。在动物模型中也已经证明外泌体可以促进骨骼再生,这为外泌体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外泌体与生物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干细胞外泌体与生物材料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此外,工程化外泌体在骨再生方面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出自《干细胞外泌体和生物材料辅助外泌体修复骨缺损》作者:刘念,董昕玥 ,王菘芃
下一篇: 外泌体在骨再生和修复中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