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样TAMs具有形成促血管生成和促炎状态的趋势2025-02-17 08:39:3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细胞间通信机制, 参与了恶性肿瘤细胞通过TAMs在TME中进行调节。肿瘤源性外泌体可以导致TAMs的极化, 从而增加向TME分泌IL-1β。M1样TAMs具有形成促血管生成和促炎状态的趋势,而M2样TAM倾向于参与组织重塑。肿瘤源性外泌体参与不同肿瘤过程的形成和发展,包括TME重构、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和耐药等。AMs的代谢重编程与癌症的发展相关。有研究报道了TDEs的TRIM59通过调节α/β水解酶结构域5蛋白酶体降解,将巨噬细胞转化为具有促瘤功能的巨噬细胞,激活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通过分泌IL-1β促进肺癌进展。TRIM59直接诱导ABHD5泛素化,导致其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ABHD5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其缺乏已被证明是巨噬细胞重编程和NF-κB依赖性NLRP3炎症小体通路激活的许可信号。基于此,外泌体可以作为各种癌症的潜在治疗靶点,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外泌体介导的NLRP3炎性小体活性在癌症进展中的精确机制。
除了上述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一些其他来源的外泌体能够调控NLRP3炎症小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通过DDX3X/NLRP3通路促进巨细胞M2极化,减少NLRP3表达,有利于血管生成和骨再生。相反,在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因氧化应激产生的自噬体无法正常降解,导致腺上皮细胞1自噬体经由外泌体释放,增加NLRP3炎症小体水平,加剧血管炎症。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足细胞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通过ROS介导的外泌体分泌促进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进而引发肾小球炎症。
出自《外泌体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美伶,徐明.
上一篇: 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表现出抗炎作用
下一篇: 外泌体疗法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