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输注不同储存期的红细胞对患者存活率的影响2021-12-02 09:10:16

红细胞是目前临床输血治疗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成分,在内科贫血治疗、外科重大手术和战、创伤抢救中的治疗作用至今仍无可替代。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保存日期多为35d,最长为42d。红细胞保存过程中会导致红细胞发生形态改变、新陈代谢减慢,这些变化会降低红细胞携氧、释放氧能力和变形能力,增加潜在的毒性介质释放。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临床恶性结局如高院内病死率、感染、血栓、急性肺损伤、心脏并发症及肿瘤的复发转移等,与红细胞长期保存过程中造成的红细胞损伤和某些非细胞成分的积聚密切相关,越是重症患者发生恶性结局比例越高,如接受重症护理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结肠直肠手术患者、多发性外伤患者。

近年来,输注保存期长的红细胞导致的临床不良预后报道越来越多。这些事件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肾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死亡,尤其是生理功能受累患者更易发生不良预后事件。对心血管手术预后的影响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8年报道了针对6002名心血管手术患者的回顾性调查研究,这些患者共进行了19584次输血治疗,研究发现输血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血液的贮存时间长短相关。Manlhiot等回顾性研究了 1225例儿科心脏手术患者,研究发现输血量超过4U或超过150mL/kg的患者红细胞保存期,与高出血率、肾功能不全、术后高inotrope得分、胸腔引流量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死亡率升高均显著相关,输注保存期超过14d红细胞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显著增加,而低输血量患者却未发现此现象。
 
并建议儿科心脏手术患者尤其是输血量超过4U或超过150mL/kg的患者应尽量输注新鲜红细胞,尤其是尽量不要输注保存期超过 14d红细胞。近年也有主要针对于心血管手术和创伤患者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输注保存期长的血液可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但此观点尚存在争议,近来也有研究认为,输注不同储存期红细胞对心脏手术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没有影响,肯定了当前血液储存策略。

 
出自《乌司他丁对悬浮红细胞储存期凋亡损伤的影响研究》作者刘定华,姚允泰,李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