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具有分化为RGC的潜力2025-02-18 09:23:39
RGC作为视网膜中唯一的传入神经元,其凋亡的机制非常复杂,起始因素可能与谷氨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淀粉样蛋白的异常积累有关。此外,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退变以及视网膜炎症反应也是青光眼RGC变性的致病机制。在临床中,尽管目前可以有效控制眼压,但视神经的损伤仍然不可避免。自然界中,一些动物拥有视网膜再生能力,成年新生细胞可以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分化再生为视神经细胞。因此,干细胞移植为人类带来了RGC再生与恢复视力的希望。ESC来源于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内部细胞团,可以在体外无限增殖,并且可以分化成所有具有3个胚层的细胞。目前,从ESC中分化RGC主要有2种方法:第1种是在体外培养下,通过过表达配对框基因6,直接诱导ESC获得RGC;第2种方法是首先在体外使ESC分化成视网膜祖细胞,然后再将其分化为RGC。JAGATHA B等的实验首次证明了ESC具有分化为RGC的潜力,发现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诱导的ESC在体外分化时会产生RGC样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整合到宿主视网膜中并表达特征标记物。
HAMBRIGHT D等在体外将人ESC分化成RPC,其可从健康小鼠视网膜前膜大量移植和整合到视网膜的RGC层和内核层中。此外,SLUCH VM等设计了1种名为DIDNF+D的方案,可以提高干细胞来源的RGC的分化效率。MSC具有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纤毛神经营养因子等的能力,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和生长。JIANG YF等将MSC静脉注射至视网膜损伤模型小鼠体内,发现其具有显著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减少视网膜炎症反应和限制损伤的扩散的能力。
出自《干细胞在青光眼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蔡兴灿,路雪婧.
上一篇: MSC具有促进TM功能存活和维持的潜力
下一篇: iPSC具有ESC的多分化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