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抑制假说2021-12-03 09:24:56
针对Offner的血液保存时间可能是输血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论,有人在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LR)和非去白浓缩红细胞(NLR)贮存的d1和d42,分别取上清液和LPS与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培养24h后,测其中IL-1、IL-6、IL-8、IL-10 和 TNF-a含量,结果表明贮存红细胞上清液可以增强LPS刺激的PBMCs的炎性作用,其作用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加强,同时,NLR相对LR的作用更为明显。为了探讨红细胞微囊对于抑制单核细胞功能的作用,有研究者将保存7,35d红细胞分别取上清、微囊、去微囊上清与单核细胞共培养。微囊用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单核细胞功能通过LPS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a(TNF-a)产生来评价。结果保存30d红细胞上清和去除微囊上清能抑制单核细胞产生TNF-α功能,含微囊上清无此作用。上清蛋白结合RNA降解后则失去此作用。预示血浆中微囊以外的蛋白结合RNA成分(如miRNA)可能在输血相关的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也有研究者将悬浮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发现悬浮红细胞可以明显抑制抗-CD3/抗CD28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IL-10、IT-17a、INF-γ、TNF-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成也被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新鲜红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但明显低于陈旧红细胞作用。国内有研究者通过检测不同贮存时间的红细胞C3b受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酵母菌激活全血细胞免疫反应产生IL-8的含量来评价红细胞免疫功能,认为血液离体后保存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红细胞膜经历损伤过程,部分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大鼠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保存14和28d红细胞上清能显著抑制骨髓CFU-E和CFU-GM生成,提示输注保存期长的红细胞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紊乱,这也许能够部分解释重症患者输注保存期长血液更容易发生感染。
出自《储存红细胞输注导致机体损伤及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樊凤艳,汪德清。
上一篇: 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以及铁超载假说
下一篇: 芦丁对其凋亡的抑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