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红细胞输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021-12-03 09:57:25

成熟红细胞的形状为独特的双凹圆盘形,表面积为135µm2,体积为94µm3,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很大,这是保证更多的氧分子跨膜传输的基础。红细胞占血液有形成分的95%,其自身的力学特性对血液流动有很大影响。红细胞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聚集性、变形性、膜的弹性等。

聚集性是指当红细胞处于低剪切速率下会自发形成緡钱状的聚集体。在稍高的剪切速率下,红细胞聚集体很容易被破坏而散开,所以健康人正常的血流中基本见不到聚集体。聚集性与红细胞所处的溶液环境及其表面电荷有关,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红细胞表面会产生粘性物质、表面电荷减少或消失等变化,都会引起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强,产生的聚集体有可能堵塞微循环,加重组织缺氧。聚集体的增多也会增大血流阻力、增加血液粘度等,并进一步产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加重缺氧。
 
变形性是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变化的能力。红细胞在循环中流动时,需要通过平均直径约5µm的毛细血管,而红细胞平均直径约为 8µm,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状才能通过毛细血管,而不发生破碎和溶血。红细胞变形能力也会影响血液粘度,进而影响血液流动状态。因此,红细胞变形性在保证血液循环畅通以及保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变形性与膜的弹性息息相关。
 
红细胞结构简单,主要由细胞膜包裹血红蛋白而成。红细胞膜由收缩蛋白、肌动蛋白和连接蛋白、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等形成的细胞网状骨架支撑,使膜具有抵抗剪切的能力,这就使红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弹性。杨氏模量,即弹性模量,是代表细胞刚性程度的物理量,杨氏模量越大,细胞越不容易发生形变。红细胞膜弹性的异常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例如文献中曾用杨氏模量来表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理红细胞异常的膜弹性。
 
因此,红细胞正常的力学特性是保证其输注后到达外周组织发挥供氧作用的关键,但是在储存过程中,其力学特性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规律如何以及其如何影响微循环及红细胞功能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出自《红细胞储存损伤中的力学因素及防护策略研究》作者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