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储存过程中力学特性变化的研究进展2021-12-03 10:00:07
在储存过程中,红细胞膜蛋白、骨架蛋白及血红蛋白等会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引起红细胞力学特性的改变。目前,针对储存红细胞力学特性改变的研究较少,其检测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红细胞聚集性与其膜上的唾液酸密切相关。唾液酸使膜表面携带负电荷,产生的静电斥力可以防止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储存后其表面唾液酸会发生量或构象的变化,降低表面电荷数,引起聚集性的改变。但是关于储存过程中红细胞聚集性究竟如何变化,文献报道并不一致。例如,Hovav等报道,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聚集性逐渐升高。而Henkelma等却认为红细胞聚集性在整个储存过程中发生波动性改变,一周内略有降低,随后的几周内有所恢复。Zehnder等发现低温储存过程中红细胞聚集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与其他力学参数的相互验证,进一步明确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聚集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红细胞聚集性受溶液环境影响较大,临床治疗时输血、输液常同时进行,血浆扩容剂中的大分子物质如何影响储存红细胞的聚集性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决定红细胞变形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胞形状、胞浆蛋白特性以及细胞膜的弹性等。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主要靶点是膜和骨架蛋白,当保存3周左右时,部分膜蛋白开始出现交联或降解,羰基化程度增加,血红蛋白与膜蛋白交联也显著增加。这些变化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但由于检测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也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认为,红细胞储存后通过狭窄孔径的变形能力不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从检测方法上对这一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
出自《红细胞储存损伤中的力学因素及防护策略研究》作者王瑛。
上一篇: 红细胞输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 红细胞储存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