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红细胞储存的生化指标检测2021-12-06 09:08:44
对小鼠红细胞储存过程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与人类红细胞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细胞保存液中K+、Cl浓度显著升高,而Na+离子浓度显著降低,同时保存液中 cGlu显著降低,cLac显著升高。d‘Almeida等曾比较了大鼠和人类红细胞在 CPDA 保持液中保存过程的生化变化,显示大鼠新鲜红细胞 K+为3.8±0.7 mmol/L,在储存7d后即升高到25.0±0.3 mmol/L;同时人类新鲜红细胞K+为 2.3±0.2 mmol/L,储存21d后才升高至 29.1±2.2 mmol/L。雷翀的研究也显示C57小鼠红细胞储存过程中 K+浓度由原来的3±0 mmol/L 储存 14d 后升高到31±1mmol/L。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鼠新鲜红细胞 K+为3.84±0.49mmol/L,储存7d后升高至20mmol/L 以上(超出仪器检测范围),与报道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此外,Na+、Cl等的变化趋势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可以认为小鼠红细胞储存7d时离子水平与储存21d的人红细胞相当。除此之外,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中,我们着重观察了cLac的变化。cLac由最初的1.9±0.55mmol/L,于储存7d时升高到 24.00±1.67 mmol/L,于储存 14d 升高到31 mmol/L 以上(超出仪器检测范围)。d‘Almeida 等报道人红细胞保存过程中乳酸基础值为 1.6±0.2 mmol/L,于储存21d后升高至26.0±0.8 mmol/L,于储存29d后升高至30.1±1.2mmol/L,与本研究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认为本研究制备的储存14d的C57小鼠红细胞模型与储存42d的人红细胞在代谢相关指标上变化相一致,具有可比性。再次,我们研究了该模型储存过程中血液学指标的相关变化。结果显示,MCV 有降低趋势,而RDW显著升高,这可能与红细胞保存过程中微囊泡的形成有关。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渐发生不可逆的形状改变,生成棘状红细胞,随后棘状部位脱落形成微囊泡,红细胞变为棘球状红细胞。微囊泡不仅含有大量的膜成分,还含有少量血红蛋白,因此其形成使得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均发生改变,造成MCV与RDW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在人红细胞储存的第二周明显增加。
出自《红细胞储存损伤中的力学因素及防护策略研究》作者王瑛。
上一篇: 小鼠红细胞储存于人红细胞有可比性
下一篇: 红细胞储存过程中血红蛋白的相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