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泌尿系统重建中的组织工程技术类型2025-03-18 08:42:40

器官或组织的衰竭和丧失是人类健康挑战中最频繁、最具破坏性且治疗成本最高的问题之一。其中,输尿管损伤与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问题,严重者可致急性或慢性肾损伤,其治疗目标在于恢复输尿管的结构功能和保护肾功能。然而,传统手术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包括供体不足、并发症高发以及异物反应等问题。组织工程学为更好地解决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细胞、支架材料和生物活性分子的修复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早在1993年,就有学者提出希望通过融合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开发用于恢复、维持或改善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品。同时在经济方面,组织工程学也许能通过提供比供体器官更便宜的替代品,以及在患者病重之前进行干预的手段来节省大量后续治疗开支。在泌尿外科领域,除了输尿管修复外,组织工程学在肾移植、膀胱再生、尿道修复、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尝试。
 
泌尿系统重建中的组织工程技术简单概括为两种:第一种是无种子技术,即宿主仅使用生物可降解支架来重塑和再生功能性的尿路组织;第二种是近年来许多实验室报道尝试的接种技术,它将原代培养的种子细胞接种到生物可降解支架上,然后将这种体外创造的器官移植物在一段时间培养后植入宿主,随后细胞产生新的细胞外分子,逐渐取代最初的结构支架,从而愈合和再生。尽管使用小肠黏膜下层的无种子技术在21世纪初已被证明有能力促进有功能膀胱段的组织特异性再生,但同时期就有文献报道类似单纯的移植材料在体内容易出现收缩和钙化。相比之下,接种技术的优点是显然的(促进再生、防止瘢痕形成等),所以在输尿管重建组织工程学技术领域,近年来几乎都是关于后者的研究。
 
出自《组织工程学在输尿管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黄义舜, 杜毅聪, 杨昆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