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类器官模型在功能性食品研究中的应用与局限性2025-03-25 08:45:55

然而,姜黄素效果相反,味精在高浓度下抑制类器官生长,维生素C对类器官生长没有影响,间羟基苯丙酸显示出轻微地抑制生长。研究者也对这些成分作用于2D培养物,Prasad等人报道,咖啡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在体外抑制纤维肉瘤细胞系。较高的咖啡酸浓度对HT1080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且高浓度的咖啡酸可能通过增加细胞毒性和抑制隐窝增殖以类似的方式影响肠道类器官。MacDonald等人研究了低剂量的维生素C对Caco-2细胞中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1没有显著影响,高剂量作用下蛋白表达水平会降低。Fong等人已经观察到姜黄素不会伤害正常细胞。推测姜黄素有可能用于抑制癌症细胞生长,同时刺激正常细胞增殖。

此外,3D模型显示,间羟基苯丙酸可能以不同于影响生长速率的方式影响细胞。刘等人使用小鼠3D肠道类器官和活体小鼠作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尿苷导致每个肠道类器官的隐窝数量显著减少。尿苷显著降低肠道类器官中尿苷标志物的mRNA表达和蛋白质水平。以上研究可以为开发维持肠道稳态的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提供有益的参考。
 
肠道类器官可以模拟三维肠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反映出更接近人体内环境的生理现象。相比于2D细胞培养,肠道类器官具有更真实的细胞排列、细胞间相互作用、营养物质交换等特点,更能准确预测功能性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对肠道的影响。目前,在功能性食品研究中,类器官模型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利用这些模型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它们在理解吸收和生长速率方面的作用。尽管肠道类器官能够模拟肠道的某些功能,但目前的技术尚未完全重现成人肠道的所有功能,特别是在免疫反应、微生物群落作用等方面仍有局限。
 
出自《类器官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马爱进,白如进,周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