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RNA调控铁死亡与血管生成在AMI中的双重保护机制2025-04-08 08:47:46
铁死亡抗性基因SLC7A11可介导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活性,在胱氨酸摄取、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合成和铁垂病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敲除AMI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miR-26b-5p可上调SLC7A11、GSH和GPX4的表达,降低细胞内Fe2+和ROS的水平,延缓心肌细胞的铁死亡进程,证明了外泌体miR-26b-5p/SLC7A11轴可通过调控铁死亡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二价金属转运体1作为Fe2+的转运载体,是铁代谢稳态的关键因子。来自hucMSCs的外泌体通过传递miR-23a-3p有效抑制DMT1的表达,细胞内ROS、Fe2+和GSH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活力提高,但miR-23a-3p对GPX4的表达无明显作用。因此,外泌体miR-23a-3p通过靶向DMT1抑制心肌细胞的铁死亡,保护AMI后的心肌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等均会引起AMI,其造成的冠状动脉闭塞会引起局部的微循环障碍,进而导致梗死区的缺血和缺氧。因此,促进梗死区的血管生成和建立侧支循环的供血是治疗AMI的关键措施。本课题组前期采用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试剂盒评估了外泌体对血管形成的作用,证实了外泌体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在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其传递的miR-29b-3p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并促进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AMI的血管生成和心室重构。ADAMTS16作为miR-29b-3p的下游基因,其过表达会加速AMI的病理进程,miR-29b-3p的存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出自《应用外泌体microRNA诊治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晓童, 董杨勇, 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