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RNA在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调控机制与临床价值2025-04-18 08:43:13
而外泌体miRNA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在CVD中,外泌体miRNA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CVD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重塑、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参与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促进纤维化等。特定的miRNA,如miR-155,参与造血谱系分化、免疫以及血管重塑等。这些过程都与CVD有关,包括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中风和腹主动脉瘤等。因此,外泌体miRNA有望作为治疗手段或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CVD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有多项外泌体miRNA帮助诊断或治疗CVD的研究进入临床试验。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血清外泌体的非侵入性获取方式显著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并且其携带的miRNA能够动态、实时地反映体内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精准、及时的参考依据。因此,血清外泌体miRNA已成为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预测等领域中极具潜力的研究对象,深入探索血清外泌体miRNA在CVD中的作用,对于提升CVD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是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通常由心肾功能受损引发,占据CVD死亡原因的首位,是各种CVD的终末期表现,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HF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乏力以及肺淤血等。目前,医务工作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等作出诊断,但其特异性不高,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同样可能检测到相似指标。因此,寻找特异性的疾病标志物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杨丽等通过微阵列等方式进行检测,发现血清外泌体miR-125a-5p和miR-99b-5p的含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降低,并且miR-125a-5p和miR99b-5p可以进行联合检测,其诊断效能更高,曲线下面积达到0.80。
出自《外泌体miRNA与心血管疾病》作者:刘方玥儿,杨杰,蒋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