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N-like在化学重编程与转录因子重编程中的差异性作用机制2025-04-24 08:42:54
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整合分析,我们发现人CiLBP细胞与人类胚胎发育30天左右的肢芽细胞群状态非常类似。相较于重编程前的体细胞,人CiLBP细胞的成软骨和成骨能力显著提升,并具有大规模扩增的潜能,可以为后续应用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通过模拟自然再生过程,化学重编程以分阶段、精准调控的方式诱导成熟细胞发生可控的去分化,有望应用于直接激发体内组织器官的再生潜能,为未来实现人体组织器官再生和逆转衰老提供了理想途径。化学重编程过程中产生的类再生中间状态细胞表现出高度的细胞可塑性,为建立完整的多能性网络奠定了基础。与小鼠化学重编程中的发现一致,人CiPS细胞诱导的后期阶段产生了一种类似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外内胚层状态的细胞(即XEN-like细胞),连接了类再生中间状态和后期多能性网络的建立。XEN-like细胞的产生依赖于前述中间状态中再生基因如MSX1/2和HOXB9的激活,抑制XEN-like细胞的产生会严重影响人CiPS细胞的诱导。这些XEN-like细胞不仅表达SOX17等胚外内胚层标记基因,还表达包括SALL4和LIN28A在内的多能干细胞相关基因,可能有助于后续核心干性基因OCT4的激活。
在Yamanaka因子诱导的重编程体系中也发现了XEN-like细胞的存在,但这群细胞可能代表了OSKM重编程中的错误转变路径,并非产生iPS细胞的正确前体细胞,体现了化学重编程与转录因子介导重编程在分子路径上的差异。有趣的是,近期的研究揭示了体内原始内胚层及相应的体外XEN细胞的发育可塑性。
出自《化学重编程诱导人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作者:成林,邓宏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