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受体亚型在脊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调控作用2025-04-29 08:43:32
同样地,研究表明5-羟色胺受体在慢性脊髓损伤后通过多种亚型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有助于恢复膈肌运动和整体运动功能,其中5-羟色胺受体2A、5-羟色胺受体2B和5-羟色胺受体7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的再生机制包括增强对膈肌的支配及脊髓内神经通路的重连。内源性5-羟色胺能直接介导不同物种的轴突再生。例如,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缺乏5-羟色胺导致轴突再生缺陷,在外源性添加5-羟色胺后能恢复轴突的再生能力,其中5-羟色胺能神经元受体SER-7以细胞自主的方式介导轴突再生。在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中发现诱导NG2胶质细胞重编程后也能促进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的再生,主要机制可能是减少胶质瘢痕的产生从而改善损伤微环境。通过腺相关病毒递送人白细胞介素6诱导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再生,显著促进了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这些再生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不仅促进了脊髓和大脑之间的神经通路重新连接,还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的直接修复作用,斑马鱼脊髓损伤模型还揭示了5-羟色胺神经元的间接修复作用。
损伤后特化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通过表达shh、nkx2.2、ascl1、fev与lmx1b等关键基因并分泌5-羟色胺,促进兴奋性中间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脊髓中枢模式发生器重新建立,进而恢复运动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5-羟色胺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显著,但仅通过增加5-羟色胺浓度并不能有效促进轴突再生或功能恢复。研究表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无法有效诱导5-羟色胺能神经元轴突再生,这可能与5-羟色胺受体的代偿性激活有关,导致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
出自《5-羟色胺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地位与角色》作者:余慧芬,莫李存,程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