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转化医学挑战与前景2025-05-12 09:07:14
将MSCs源EVs静脉输注到大脑缺血的小鼠中,经过3次隔天输注后,模型小鼠的神经损伤得到改善,并出现长期的神经保护作用。NSCs可通过清除Aβ、建立突触连接、神经再生及分泌抗炎因子,改善认知功能。动物实验发现,NPCs可分化成功能性胆碱能神经元改善AD模型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所以,干细胞通过旁分泌或直接分化成受损神经细胞达到神经修复目的。AD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现有治疗手段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细胞疗法逐渐兴起,在目前难治性疾病中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其中干细胞疗法是将干细胞移植至患者体内,移植的干细胞可直接或间接发挥细胞替代、损伤修复的作用。干细胞在治疗AD的基础研究中,其改善症状的机制不断被阐明;在临床研究中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也在不断被证实。
干细胞作为一种新的“活“的药物,与以往单纯的化学分子药物不同,这种“活“的药物既展现出其治疗疾病的巨大潜力,但也存在不可知的可能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一定可控性,基础研究人员对干细胞分化机制、疾病干预机制等进行研究,临床研究人员对干细胞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备案,为相关研究、研发人员敲响警钟。干细胞真正造福于人类还有很长的一段的路要走,这其中涉及注射方式的选择、适应证的选择、病人选择,另外还有干细胞来源、质检,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等,综上,干细胞在治疗AD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潜力有目共睹,但要真正应用于AD患者,还要结合病情、患者特点等具体考虑。
出自《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毕紫娟,刘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