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动想象疗法在脊髓神经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与机制探讨2025-05-15 08:42:04

值得注意的是,SCI极易引发并发症,如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严重影响了预后。除了生理上的创伤,脊柱骨折伴SCI也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患者康复时间长、功能障碍、并发症等因素,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康复进程。

对于脊柱骨折伴SCI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改善症状,更能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因此,制定个性化的综合康复方案,对于这类复杂疾病的治疗来说至关重要。中医认为,SCI属“痿证“范畴。《难经·二十八难》中提到督脉贯穿整个脊柱,并与脑相连,表明SCI实质为督脉受损。督脉受损,阳经气血无法濡养四肢肌肉经络,致四肢活动不能。故疏通督脉是治疗关键,而针灸可疏通经脉之气。研究表明,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修复与再生,从而恢复神经功能。同时有实验表明,针灸可促进SCI修复。但有研究发现,电针督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优势更大。
 
在针灸疗法基础上需联合现代医学技术,以实现治疗效果的优化和互补。运动疗法是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运动疗法能有效补充、缓解和解决传统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后导致的一些客观难题,如肌肉萎缩、肌肉黏连、肌肉力量急剧下降、关节活动度小、骨质疏松和脾气暴躁等。韩洪莉等研究显示,通过对SCI患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激活与实际运动输出相似的神经肌肉反应,帮助重建受损的运动传导系统,形成正确的反射弧,从而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指导患者反复进行强化、完善的运动训练,可以恢复脊髓内运动神经网络,最大限度调动残余肢体功能,强化肌群协同性及力量。
 
出自《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徐翠琴,李进飞,王争.